来源:人气:985更新:2025-07-13 15:56:51
《正当防卫》的剧名颇具气势,朗朗上口且气势恢宏。与之相较,电影《第二十条》的标题则显得较为晦涩。令人玩味的是,在《第二十条》中饰演检察官的高叶,竟在《正当防卫》中再次担纲这一角色,形成有趣的演员呼应。
首更三集后不禁感慨,许久未曾目睹如此令人心碎的悬疑剧了。尽管烂剧层出不穷,但真正令人失望的悬疑剧并不多见。敢于涉足悬疑类型的创作者,往往具备独特的叙事能力。即便作品存在瑕疵,至少在制作层面会遵循基本规范——逻辑漏洞、人物扁平或悬疑氛围不足等问题或许存在,却不会彻底破坏作品的完整性。相较而言,《正当防卫》的拙劣程度已超出悬疑剧的承受范围,甚至让整个类型片蒙羞。在当前影视工业日趋成熟的背景下,这种水准的剧作竟能获得播出资格,简直该入刑。
首当其冲的是其对心理惊悚的过度渲染。令人质疑导演是否深陷恐怖类型片的创作泥潭。影片频繁运用jumpscare音效,对恐怖元素的滥用犹如用重武器对付微小威胁。审讯场景中,道具组突然推出鱼缸,配乐阴森得让人误以为发现了尸体。当回溯案情经过时,主角仅在食用芦笋,却配以仿佛吞下剧毒的音乐效果。男主彻夜未归,女儿清晨发现父亲缺席,此时诡异的配乐再次如幽灵般袭来。
影片在音效设计上过度依赖刻意营造的惊悚感,频繁出现毫无逻辑的突兀声响;剧情发展则充斥着刻意制造悬疑氛围的做作手法。当调查证人证言时,突然发现对面楼疑似出现幽灵般的身影,急忙让楼下的同事上去查看情况,结果对方竟毫无征兆地消失。本以为要展开惊险反转,却在次日真相水落石出——原是市里派来协助查案的检察官。不禁让人质疑,这种突如其来的惊悚元素究竟意在何为?甚至在男主陪伴女儿用餐的场景中,窗外闪现的诡异人影也延续了相同的套路,鬼魅般的音效与转瞬即逝的影像令人困惑。
导演似乎陷入了某种失控状态,无论场景是否需要,都频繁堆砌鬼片式的音效元素。这种过度的感官刺激不仅未能推动剧情发展,反而让观众从理性思考中抽离,陷入低质的惊吓效果。当剧本无法通过逻辑张力吸引注意力时,便只能借助此类手法掩盖叙事空洞。
更令人不适的是台词层面的刻意造作。现代剧的台词应避免过于书面化的表达,特别是在审讯场景中,嫌疑人的对话本应直白有力。却偏偏出现诸如‘我无法掌控自己的过往,也看不清未来的方向’这样自诩文艺的说辞。若将年龄倒退二十年,这类台词恐怕会被写进歌词,而非用于案件陈述。
不仅如此,某些情节似乎刻意为之、旨在呈现震撼台词的设计。当嫌疑人反杀对方后,选择拨打110与120,随后机械地晾晒衣物。这种行为可被视为角色在极度恐慌下触发了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演员通过平淡的表演展现"懵"的状态足矣,无需刻意铺陈。然而剧情却安排检察官就这一与案件毫无关联的细节追问:"你为什么要晾衣服",实则为后续金句铺垫——"洗衣服需要二十八分钟,就在这二十八分钟里,我的人生突然偏离轨道,坠入泥坑。那一刻,我只想把洗好的衣服晾干,因为衣服干净了,我的人生才能重新回到正轨。"
该场景中晾衣服的细节对主线剧情并无实质推动作用。虽然在人物塑造层面或许能增添些许层次,但剧中采用的"王家卫式"台词却在审讯场景中显得格格不入。当角色在高压环境下进行内心独白式的台词表达时,反而削弱了戏剧张力,造成强烈违和感。更令人困扰的是文本中存在大量空洞的说教性对话,例如检察官领导强调"在民众眼中我们必须保持完美形象"的论断,以及女主回应"公众信任会因此崩塌"的程式化表述,这些脱离现实语境的台词显然破坏了叙事的可信度。
单凭这一场戏,便足以让整部剧被贴上低质标签。这样的编剧究竟是从哪个时代穿越而来的?他们是否真正了解现实中的检察官群体?现实中又有多少人会天真地认为,公职人员能始终保持完美与无私?这种刻板印象显然脱离了生活常识。百姓真正担忧的并非个体失误,而是系统性特权对错误的遮掩。摧毁公众信任的,从来不是体制内成员的个别过错,而是制度性漏洞对内部人员的纵容。期待编剧能放下办公室的滤镜,走进真实的街巷倾听,了解当人们对公职人员犯错展开讨论时,是否真如他们想象般陷入绝望。
剧集第三宗罪可概括为“粗制滥造”。第一集在第三十四分钟处,男女主对话场景出现严重技术问题,包括音频与画面不同步、剪辑混乱以及后期配音与原声衔接生硬等缺陷。
男女主初次正式登场的场景本应是剧情的重要转折点,然而剧中却出现了明显的瑕疵。这一情节的处理方式令人费解,似乎存在制作层面的疏漏。此外,在第二集男主突然失踪的情节中,女主紧急召集其两名下属协助寻找,本应显得紧张而合理。然而,当女主的耳环在这一关键时刻突兀出现时,却与整体氛围产生强烈冲突。若是在次日或约会场景中出现耳环尚可理解,但偏偏出现在男主失踪调查的紧急时刻,既违背时间逻辑,又不符合场景需求,这种突兀的细节处理显然破坏了剧情的连贯性,令人出戏。
这种情节荒诞程度甚至超过古装剧中突然出现空调外机的设定,令人啼笑皆非。当其他角色都陷入失踪危机时,主角却执着于佩戴耳环率先行动,不禁让人质疑其逻辑性。更戏剧性的是剧中第三集,警察能力不足导致水下搜证受阻,却选择在水族馆招揽第三方协助,结果请来的专业人士与当事人存在利益关联,在执行任务时竟暗中将关键证据转移,堪称荒诞至极。
《正当防卫》的制作缺陷远不止于此,更深层次的问题无需赘言。即便仅以三集的体量来观,其整体质量已令人难以接受。在追剧过程中,我曾试图挖掘该剧可能存在的亮点,反复审视其优缺点,却始终未能找到任何值得称道之处。不得不说,在当下各行各业愈发内卷的时代背景下,这样水准的剧作仍能获得播出机会,确实呈现出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荒诞感。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