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91更新:2025-09-06 14:46:58
在《哪吒2》取得巨大票房成功后的过去三个月内,中国电影市场非但未能出现复苏迹象,反而遭遇了显著下滑。根据猫眼数据统计,今年五一档期(5月1日至5日)国内电影总票房仅为7.47亿元,相较于2024年的15.28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到51.1%。同时,该档期观影人次也降至1889.5万,较上年减少44%。若排除2020年和2022年受疫情冲击的特殊年份,7.47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列近十年次低位,仅好于2016年的6.5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年五一假期仅有三天,若按日均票房计算,今年的表现则成为近十年来最低水平。
清明假期(4月4日至6日)的电影市场表现持续低迷,三天总票房仅为37.8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达59.4%。而整个四月全国票房总额进一步缩水至11.97亿元,不仅回落至十年前所处的水平,甚至低于2012年同期的15.9亿元。自春节假期结束以来至发稿日,国内累计上映93部影片,但仅有7部票房突破十亿大关,更无一部达到30亿元门槛。当前中国电影市场面临的困境引发广泛关注。
五一假期期间,共有10部影片集中上映,其中包括《水饺皇后》《雷霆特攻队》《猎金·游戏》《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开心超人之逆世营救》《大风杀》《海底小纵队:海啸大危机》《人生开门红》《幽灵公主》以及重映的《九龙城寨之围城》。影片类型覆盖人物传记、金融犯罪、喜剧、警匪、悬疑、动作、奇幻和动画等多个领域,理论上应能满足多样化的观影需求。然而,这一档期却未出现获得广泛好评的头部作品,引发对当前电影市场现状的思考:究竟是影片的质量未能达标,还是观众的口味发生了变化?
在10部影片中,同时具备高投入制作与高评价的作品寥寥无几。受疫情持续影响及电影投资方资金回笼压力,国内大体量项目逐渐萎缩。当前仅有的少数大制作影片多集中于春节档、暑期档等热门档期,而清明档、五一档等中小档期则主要由中小型作品承担。五一档期内,投资规模最大的影片为漫威的《雷霆特攻队》,其制作成本高达1.8亿美元(约合13亿人民币),但受限于近年好莱坞超英系列作品质量下滑,加之该片主角多为二线演员,对国内观众的吸引力明显不足,五日总票房仅达6483.3万元,仅略高于曾于三年前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其余影片投资规模普遍较小,据媒体报道,五一档国产影片中投资最高的为《猎金·游戏》,其制作成本为1.5亿元,仍难称为大制作。口碑方面,档期评分最高的是8.9分的《幽灵公主》,但该片为宫崎骏1997年的经典作品,相较于近年在国内知名度更高的《千与千寻》《龙猫》等作品,其市场认知度相对有限,预计1.06亿元的票房已属顺利完成目标。7.2分的重映影片《九龙城寨之围城》去年五一档已上映,本次重映的票房号召力更是不容乐观。
五一档期的8部新片整体评分普遍介于6至7分区间,虽未达到低迷水平,却也难见口碑佳作。其中豆瓣评分最高的是投资仅2000万元的低成本电影《大风杀》,尽管其凭借北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入围的光环获得一定关注,但文艺化叙事风格与偏低的排片量形成矛盾,导致口碑难以转化为票房成绩。档期内票房领跑的《水饺皇后》与《猎金·游戏》分别获得6.6分和6.3分的评分,仅处于及格线边缘,而两部影片的票房成绩也仅有1.92亿和1.34亿元,不足2024年同期头部作品的一半。因此,整体来看,五一档期的影片在市场表现上确实面临挑战,票房‘腰斩’的局面也难以避免。
当前电影市场票房表现低迷,部分观点将责任归咎于观众。然而,观众的观影选择同样存在责任。在经济环境整体承压、消费者信心不足的背景下,电影票价仍维持在40元以上,叠加交通、餐饮及时间成本,使得观影行为的性价比吸引力降低。这种高决策成本促使观众更倾向于依赖网络口碑信息作为观影参考,进而强化了市场中的马太效应——优质影片凭借口碑传播形成持续热浪,而缺乏前期积累的中小成本作品,即便具备艺术价值,也可能因讨论热度不足而被边缘化。以五一档期7.47亿元的总票房为例,已上映三个月且排片量有限的《哪吒2》仍斩获6445万元票房,在同期影片中位列第六,且场均观众人数(10.2)稳居榜首。
这一现象的背后,观众日益丰富的娱乐选择难辞其咎。当下游戏、短视频、直播、短剧、旅游、音乐节及演唱会等多元娱乐形态蓬勃发展,不仅能提供更高效的精神满足,部分形式还呈现出消费门槛更低、社交价值更高的特点。数据显示,电影票房出现明显下滑的同时,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人次达3.14亿,同比增长6.4%;旅游消费总额为1802.69亿元,增速达8.0%。值得关注的是,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同比增长5.12%,达到12.12亿元,而观众人次仅微增0.47%。
随着五一档期电影市场效应逐渐减弱,短剧领域的档期影响力却持续攀升。以红果短剧平台为例,该平台在五一期间上线近百部短剧作品,其中热度突破5000万的短剧达10部之多,更有两部爆款播放量突破10亿。值得关注的是,《栀栀复栀栀》在正式上线前便收获110万用户预约,这一数字远超同期五一档电影的想看人数(如票房冠军《水饺皇后》在猫眼与淘票票双平台合计仅有29万人次)。电影票房遇冷的背后,本质是观众消费意愿的下降。然而,部分电影从业者却陷入本末倒置的误区——过度追求复制成功案例的商业模式,却在内容创作深度与服务体验优化上马虎应对。这种片面依赖营销手段或流量红利的短期策略,难以应对当下观众日益理性的选择、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以及不断上涨的观影成本,最终可能摧毁行业良性发展生态。在各行各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电影行业展现出令人忧虑的"躺平"状态。对于观众而言,当电影娱乐价值无法满足其期待时,自然会转向更符合需求的短剧形式,这或将使电影逐渐沦为小众圈层的自娱自乐,甚至面临与戏曲相似的"非遗"化命运。行业未来取决于电影人能否正视这一趋势,主动革新创作理念与服务体系。
从《哪吒》现象级作品的爆发到当前市场低迷,中国电影行业亟需突破单纯依赖"孤勇者"式的突围。首要关键在于大制作的战略价值,当市场分化加剧,波动性愈发明显时,大投入项目正成为行业立足点。全球票房TOP100榜单中,好莱坞大制作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成功源于资本实力与技术优势的双重支撑。通过震撼的视觉呈现与沉浸声效,这种专属影院的感官冲击力构成区别于短视频、网络文学的核心竞争力。以《哪吒2》为例,该片虽在中后期票房下滑,但IMAX场次持续热销,最终全球票房突破1.59亿美元,位列第六。作为非IMAX格式影片,其创造的动画电影IMAX票房纪录高达原纪录四倍,印证了中国电影市场容量的潜力。数据显示,优质大制作项目仍在吸引资本关注,尽管短期内可能面临片荒挑战,但《哪吒2》已形成示范效应,有望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推动更多资源流入。
单纯依赖大投入已难以维持行业活力,此前的"视效烂片"阶段证明了资本投入与质量把控的平衡重要性。在观众审美日益成熟的当下,内容短板将直接影响票房表现。动画领域屡见画面精良却叙事乏力导致票房受挫的案例,凸显出创作规律与艺术追求的重要性。《哪吒》系列导演饺子坚持五年打磨作品的"工匠精神",正是行业亟需的创作范式。观众始终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唯有持续输出开创性、全方位优秀的作品,才能有效激活观影市场。
尽管大制作需要巨额投入,但头部影视公司仍难以全面承担。因此,中小成本作品依然是市场主体,这类作品在满足细分需求方面的价值愈发凸显。中国电影市场容量优势意味着,即便吸引特定群体也能形成可观票房。随着互联网时代受众分化,观众的审美偏好呈现多元化、圈层化特征,中小成本作品若能精准呼应时代议题,深度触达特定群体的生活困境,引发情绪共鸣,依然具备突破预期的票房潜力。
近年来,万达、光线及路画等企业相继加大在IP开发领域的投入,IP运营模式正被视为撬动中国电影产业转型的重要支点。随着电影作为IP资产的价值被进一步挖掘,行业正寻求突破传统盈利模式的路径。数据显示,好莱坞成熟的商业运作体系中,票房收入占比不足三成,而衍生品、授权合作等相关市场开发所带来的收益则超过七成。相较之下,中国电影市场长期存在票房收入与非票房收入的结构性失衡,甚至出现9:1、99:1等极端比例,凸显出产业盈利模式的单一性与脆弱性。
在当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构建多元化的收益体系被视为提升行业韧性的关键策略。通过开发IP衍生产品、推动影视元素跨界授权、打造沉浸式主题文旅项目等路径,电影产业链正在向纵深发展。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潮玩、谷子经济等新型消费形态的兴起,影视公司开始加速布局衍生品市场,部分企业甚至启动了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例如,万达电影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影时光将与关联方儒意星辰联合投资知名潮玩企业52toys,总投资额达1.44亿元,持股比例为7%。
此前,万达电影在互动平台上披露,其旗下时光网正聚焦IP全链路运营与产业资源整合,目前已在全国开设30家“时光里艺术商店”,店内提供超过500种衍生商品SKU。公司计划通过自主研发、授权合作等多种方式构建IP库,以激发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提升非票房收入占比,进而降低对整体电影市场的依赖。具体举措包括:1. 紧扣公司出品发行的《聊斋:兰若寺》(追光动画制作,拟于暑期上映)、《蛮荒禁地》等影片,开发相关周边产品;2. 孵化香薰蜡烛、AI玩偶等自有品牌;3. 签约国际艺术家,上线独家潮流艺术品;4. 与腾讯、网易等游戏公司及“小马宝莉”“三丽鸥”等知名IP进行联名合作,推出衍生品及营销活动。与此同时,光线传媒早在春节档《哪吒2》上映前便启动了潮玩、手办、卡牌、出版物等多元化衍生品开发计划,旨在完善IP全产业链变现体系。在4月举行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光线传媒宣布战略转型,从“优质内容提供商”向“IP创造者和运营商”转变,全面强化IP运营业务。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IP相关业务已为公司带来数亿元的营收。
未来,光线集团将重点拓展谷子经济、游戏开发、卡牌产品、品牌零售及主题乐园等业务板块。在谷子领域,《哪吒2》IP衍生品已实现30个品类、200余款产品的全链条覆盖;游戏业务方面,公司正加速组建专业团队,聚焦3A级游戏开发,计划通过三年周期推出首部自主知识产权游戏;卡牌领域将同步推进收藏卡牌与TCG卡牌产品线,目前已组建专项研究团队,拟于年内启动商业化进程;品牌零售板块计划于本年度上线首间线上旗舰店,持续进行IP周边创新设计与产品迭代,并于明年开设首间实体体验店;主题乐园项目则正在与多个重点城市探讨合作模式,目标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迪士尼式主题乐园。
早在2023年10月,路画影视便正式推出其IP运营品牌GuGuGuGu,标志着其业务从单一的IP宣传推广向更广泛的产业链条延伸。2024年4月,该品牌进一步拓展至线下零售领域,截至目前已在全国开设38家自营门店。依托丰富的影视IP资源,GuGuGuGu迅速推进衍生品自主研发,目前自研周边产品已占整体商品结构的70%以上。除聚焦日漫IP衍生开发外,路画影视还加大了对国产动画IP的布局力度。目前,已与即将上映的三部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时间之子》达成合作,计划基于影片内容推出系列特色自研周边产品。
当前中国电影正处于转型调整的重要转折点。尽管五一档、清明档等主流档期票房表现欠佳,折射出市场短期挑战,但行业发展的深层潜力依旧存在——头部企业已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启动战略转型,积极寻求突破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哪吒2》的亮眼表现与整体市场短期低迷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矛盾性现象难以避免:作为行业特殊案例,该片展现的优质内容生命力固然显著,但中国电影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内容创新不足及产业体系短板等结构性问题,仍需系统性解决方案。面对后哪吒时代的产业转型,如何实现涅槃重生,是行业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但结构性升级注定是渐进过程,需要时间沉淀与全行业持续发力。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