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部剧竟花了200多元,警惕微短剧付费“陷阱”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55更新:2025-09-06 13:36:52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短小精悍的体量和紧凑的叙事节奏迅速走红,吸引了大量观众。然而,部分作品通过充值会员或付费观看的方式设置障碍,引发广泛争议。有用户投诉表示,自己在观看过程中莫名被收取费用,尤其是一些老年观众因不熟悉电子支付流程,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高额消费。

上海静安区的陈女士分享了她的经历:她习惯在家中通过手机观看微短剧,前几集可以免费追看,但到第十集时突然弹出充值提示。误以为只需9.9元即可解锁全剧,结果在连续观看三集后,系统提示账户余额不足。为持续观看这部80集的作品,她先后充值了“金币”“金豆”等虚拟货币,并最终选择开通会员,累计支出超过200元。

部分平台通过设计复杂的付费机制诱导用户消费,包括将现金转换为“金币”“金豆”等自定义虚拟货币,且兑换规则完全由商家掌控。这种模式下,单集观看成本可达数十至上百元,同时平台还会推出月度、季度、年度会员等不同档位的充值方案,以“时间越长越优惠”为噱头吸引用户。但实际使用中,会员权益往往局限于单部作品,其他新剧仍无法观看,且存在剧集缩短、二次付费等问题。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平台默认勾选“自动续费”选项,但字体过小、位置隐蔽,导致用户未察觉即被连续扣费。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在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报告中,将短视频平台的微短剧诱导付费现象列为热点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俊海教授指出,部分平台以低价吸引用户却隐藏高昂成本,涉嫌虚假宣传;同时充值界面缺乏清晰规则说明,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针对这一乱象,监管部门已出台多项措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23年11月启动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正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并研究将相关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监管体系。各大短视频平台也同步加强治理,清理违规低质内容。专家建议,除强化监管外,还应推动行业自律,由头部企业牵头制定统一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建议平台方公开经营者信息及联系方式。如无法提供,发生纠纷时平台需承担先行赔偿责任。同时,行业亟需提升内容质量,刘俊海指出,治理并非否定微短剧发展,而是通过规范引导实现行业的可持续进步。制作方应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加强剧情深度与文化内涵建设,打造兼具娱乐性与社会价值的精品内容。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